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圣贤法语 >>open冈波巴:四种见解的错处(一)
Email

 

冈波巴:四种见解的错处(一)

摘自:《冈波巴大师全集·珍珠之鬘》

制作:道德网

 

 

  就算我们未曾误入这三种误区(“三种误区”,即在实修过程中容易误入三种体验的误区,详见《圣贤法语集》中《冈波巴:实修中“喜乐的体验”误区》《冈波巴:实修中“明朗的体验”误区》《冈波巴:实修中“无念的体验”误区》,在空性方面,我们也容易犯下四种“见解的错处”:

  1.所谓“空性流于‘所知万物的本性’”,这是指某些人只是空口泛称(没有真修实证,只是口头禅、知识见解)

  “一切(主客二元对立的)‘能所二取’的事物,它们本来就是清净的、本来就是开解着的,它们从本初、本源、本始上本来就是佛陀的觉悟、本来就是浑然天成的,因而,‘修,不会使它变好;不修,也不会使它变坏’。另外,也没有‘善与不善’(的差别),善,不会给它带来利益;不善,也不会给它送去损害——要知道,(善与不善之间)就像是把手伸入‘黑色的牛角’与伸入‘黑色的小袋’一样,二者并没什么区别。”

  这种夸夸其谈的“空性清谈者”(口头禅。嘴上说自性本来清净,心里却充满了执著和纠结;口称无修无证、无相无为,却做着贪嗔痴的事情),就是“空性流于所知万物的本性”了。

 

  释义:

  真正的清净是通过证悟和去除习性禀性得以达到的,而不是仅从知识见解上知道自心本来清净,就能够获得清净的,因为:

  一、虽说自性本来清净,但是人们一落于人我、是非、生死、善恶等二元分别,就已经遗失本体,产生障蔽了;

  二、虽说自性无修无证、无相无为,但是人们不放下执著妄想和贪嗔痴,犹如说食不饱,仍不能归根复性,获得清净。

  也就是说,修行者要想获得真正的清净,不仅需要真正的空性见(真正的证悟空性,而不是将“空”变成另一种知识见解,成为口头禅、所知障),而且要放下一切的分别妄想,去除贪嗔痴等恶行。

  概括而论,一个人若是陷溺在人我、是非、善恶等二元分别的纠结之中,干着贪嗔痴、杀盗淫的事情,却声称万物本来无善无恶,自性本来清净、本来无染,此即属本文所说的“空性清谈者”、“空性流于所知万物的本性”的错误见解!

  注:青绿色字体为东方阳熹的注释。

 

上传日期:2016.4.29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