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东方阳熹言道录 >>open不尽有为,无为不显
Email

 

《东方阳熹言道录》

 

二十四、不尽有为,无为不显

作者:东方阳熹

 

  学佛修道者凡认为有物可得,有法可修,有法可炼,有法可证者,皆属有为。

  无有语言文字,无有一法可得,不修而修,无证而证,此乃真不二法门,无为之道也。

  凡夫修行,修便落于有为,放下就落顽空。何也?一是器小量浅,根性浅薄;二是不知修身克己,积德之功也。

  根性小者,根本不信无为之道。正如六祖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中所说:“小根小智人闻,心生不信。”《金刚经》云:“于后末世,有受持读诵此经,所得功德,我若具说者,或有人闻,心即狂乱,狐疑不信。须菩提,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,果报亦不可思议。”

  其实真正悟入无为,并非易事。古往今来,如六祖惠能大师闻一句《金刚经》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当下便悟道见性者,能有几人?

  一些稍有智慧者,一闻“放下就是”,“不修即得”,便以为悟入甚深般若、无为之道那么简单。古德有云:“有道无德道中之魔,有德无道一座空庙。”学佛修道者没有善的根基,放下万缘,便落顽空;舍弃佛法,便被物转,被幻境所迷;何以悟入无为之乡?

  没有善根,何来的善果。开悟见性,悟入无为之道,此是善果,此需在往昔因中种诸善根。此在六祖注解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·正信希有分第六》中有述:“……我灭后。后五百岁。有能离相修行者。当知是人。不于一二三四五佛。种诸善根。何名种诸善根。略述次下。所谓于诸佛所。一心供养。随顺教法。于诸菩萨善知识师僧父母。耆年宿德尊长之前处。常行恭敬。承顺教命。不违其意。是名种诸善根。于一切贫苦众生。起慈悲心。不生轻厌。有所需求。随力惠施。是名种诸善根。于一切恶类。自行和柔忍辱。欢喜逢迎。不逆其意。令彼发欢喜心。息刚戾心。是名种诸善根。于六道众生。不加杀害。不欺不贱。不毁不辱。不骑不棰。不食其肉。常行饶益。是名种诸善根。”

 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,种诸善根是需要真实修养的。今人贡高我慢,贪嗔痴,嫉妒,件件不少,却妄想放下便入无为,哪儿有这等便宜事!不种诸善根,无真实修养,放下便入魔境,岂能当下悟入一真境界?

  佛家云:“顿悟渐修”或“渐修渐悟”;道家云:“渐采渐炼”;儒家云“修身克己”;皆言修行之功,种诸善根之法。

  种诸善根之法虽属有为,但无为不离有为;有为之功,实不可缺也。然有为最终必要归于无为,方能修得真果,证得真道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此是说,有为如不能归于无为,终归破灭。

  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所谓佛法者,即非佛法。”,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”但又说:“莫言如来不修三十二净行。而得菩提。汝若言不修三十二净行。得阿耨菩提者。即是断佛种性。无有是处。”

  《金刚经》中还说:“既是人法皆空,持经何益?所以篇终归结,仍重在受持读诵。盖众生处处著相,若不从般若法中,受持读诵,终不悟法身非相之理。”

  通过以上论述,读者可以得知,尽有为,就是“种诸善根”、“持戒”、修“三十二净行”、受持读诵《金刚经》等最上乘经典。如此,才能够开悟见性,悟入无为无相的甚深般若……。

  注1:本人在此所说的“不尽有为,无为不显”,是让人们积功累德,去除人欲之意,此与佛经中所说的“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”无关,为了避免大家产生误解,特此说明。

写于:2007年9月28日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