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佳文赏析 >>open警惕跳蚤变“爬蚤”
Email

 

警惕跳蚤变“爬蚤”

 

  把跳蚤放在桌上,一拍桌子,跳蚤迅即跳起,跳起的高度,均在其身高100倍以上。然后,在跳蚤头上罩上一块玻璃,再让它跳,这一次跳蚤碰上了玻璃罩。连续多次后,跳蚤改变了起跳的高度,以适应环境。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。接下来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,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。最后,玻璃罩接近桌面,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。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,再拍桌子,跳蚤仍然不会跳,变成“爬蚤”了(1999年2期《年轻人》)。

  跳蚤变成“爬蚤”,并非它丧失了跳跃的能力,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,习惯了,麻木了。最可悲之处就在于,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,它却连“再试一次”的勇气都没有了。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“自我设限”。

  人,特别是处于可塑性极强的少年时期的人,也存在着这种“自我设限”现象。

  据一位少儿教育专家说,一个小学生或初中生,经常受到教师的歧视,动不动就被指责为“脑袋像块榆木疙瘩”,或者是“智商低下,是世界上的头号笨蛋”,或者是“不可雕也”的“朽木”……到了家里,再被父母指责为“不开窍的死脑筋”,“将来只能当乞丐”……如此周而复始,学生耳朵里灌进的总是“大笨蛋,将来一事无成”的“咒语”,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创伤,就得妄自菲薄,自暴自弃:反正我是不行了,事事不如人,只好破罐子破摔了,听天由命吧。

  这样,学习的劲头哪还能激励得起来?这就像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了一块无形的玻璃罩,久而久之,活泼好动的跳蚤也就变成了“爬蚤”,本来是有着无穷的智力资源,也就因为没有得到开发而成了智力平平的庸人,这是“自我设限”的结果。

  要让“跳蚤”成为真正的“跳蚤”,而不是成为可怜、可悲的“爬蚤”,我们就应该早早取掉“跳蚤头上的玻璃罩”。给他们以鼓舞,给他们以激励,这样,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。说到此,我想起了我国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,他有一个“四块糖”的故事,早在教育界传为佳话。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。一天,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,他当即斥止了王友,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。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,见王友已等在门口。陶行知立即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了他:“这是奖给你的,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,我却迟到了。”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。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:“这也是奖给你的,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,你立即就住手了,这说明你很尊重我。”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:“我调查过了,你砸他们,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。这说明你很正直,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!”王友哭了:“你打我两下吧,我错了,我砸的不是坏人,是我的同学呀……”陶先生满意地笑了,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:“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,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……我的糖完了,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。”

  据说这位吃了“四块糖果”的孩子,从此进步很快。

  哲人詹姆士说过:“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:渴望被肯定。”而赏识、赞扬、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(特别是儿童)的具体表现。儿童的缺点很多,但我们要竭力去寻找他们的“优点”,哪怕是沙里淘金,哪怕是用高倍的放大镜。对这些微不足道的“优点”,我们要发自真心地去赞扬、去鼓励。这样,你就能撼动他们的灵魂,就像绿茵场上拉拉队的呼喊,能激发球员拼搏的勇气,于是“爬蚤现象”也就逃之夭夭了。

上传日期:2012.02.06

返回目录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